2018年经宁德师范学院批准筹建福建省毒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位于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路1号,宁德师范学院逸夫实训楼B座三楼,面积12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首批投资1500万元。现拥有理化实验室、分子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细胞实验室等12个功能实验室,主要从事毒物分析、毒物毒理及药物依赖研究、毒物标准品制备、病毒和细菌体外诊断试剂盒研发、新药研发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方面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为依托,逐步建设成福建省乃至全国性具备科研、教学、社会服务(检验检测、司法鉴定)等综合应用能力的专业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由行政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员组成,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转。设有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实验室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定期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行政人员主要负责办公区、实验区和财务管理 ,包括实验室信息收集、整理、统计、归档、财务以及实验室科研管理,并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召开实验室会议和学术委员会会议。专业研究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和社会服务(检验检测、司法鉴定)等,制定本专业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具体规划,管理本专业组仪器设备、药品及耗材,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实验室研究人员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客座研究人员)相结合方式,以“学科带头人+研究骨干+研究生”为组织模式,其人事、行政、财务等依托研究所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实验室目前已建设了6个技术平台,包括药物和毒物理化分析技术平台;免疫学及微生物学分析平台;组织病理学分析技术平台;细胞药物毒物干预模型技术平台;药理和毒理动物模型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学科通过培养和引进,已经形成一个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精良、并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团队。目前,固定人员共计33名,高级职称14名,中、初级职称17名;博士有16名,硕士有6名;引进高级人才1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外籍全职教授1人,闽江学者3人,组建了毒物医学创新团队。客座专家共计12人,学术委员会共计13人。
三年来,实验室与公安厅禁毒总队、福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宁德市缉毒大队、宁德市公安局刑科所合作,开展了疑似毒品鉴定及污水中易制毒品或毒物的溯源和监控,参与了省级毒品检测行业标准制定评审工作;与福州大学、福建警察学院以及宁德市康复医院、闽东医院建立了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合作关系。与福建鸿冠生物医药科技医药有限公司、福建宸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Thermo Fishers 科技有限公司及福建康泰司法鉴定所(福清)等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在医学产品的联合攻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将充分利用人才、仪器设备、信息和地理等优势建立具有福建省特色的毒物医学研究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协助司法、公安、医院、保险等部门对突发事件、应急案件、疑难案件、医疗事故中出现的医学问题进行法医鉴定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司法部门制定法规政策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近三年来主要团队研究成果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4项,地厅级、横向项目2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22篇,国家行业标准19项,旗下的宁德师范学院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获得资质认证检验检测项目54个,获得能力验证项目8个;实验室研发的新产品有酒精依赖糖缺陷转铁蛋白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试剂盒和酒精依赖代谢标志物磷脂酰乙醇的液质联用检测技术方法。
实验室依托宁德师范学院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近三年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省内高校和东北大学、大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省外高校联合培养了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实验室将建立博士后和院士科研工作站,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提供重要平台。实验室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创新科研团队,方向有新型毒物分析及毒理性、依赖性研究,工业毒物毒理性研究,病菌及细菌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创新药物研发如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先导化合物合成及评价,肿瘤疾病的机制研究,天然药物及畲医药研究,茶叶、菌菇、海鲜等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有效成分分析及功能性研究。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开创以课题为导向的动态管理模式,加强学科整合,产学研用融合。强化协作观念,实行“开放、竞争、联合、流动”的运行机制,形成自我滚动发展能力,力争五年内发展成为国际前沿、国内一流,理念、水平双领先的福建省级重点实验室。
领导和专家莅临参观考察
实验室部分工作人员合影